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4:57 点击次数:171
2022年2月,法国Z统马克龙去莫斯科,想拦住可能发生的战争。见面时,他和普大帝被一张4米长的圆桌隔开,俩人离得老远说话。
这场谈话最后不欢而散,马克龙后来气呼呼地说:“普大帝这人没法好好聊天,简直像个疯子。”
这个场面挺有代表性,以前西方和大鹅还能好好合作,现在怎么就走到互相不搭理的地步了?
刚开始的时候西方并没把大鹅当外人。苏联散了之后,欧洲挺乐意拉大鹅入伙。1998年大鹅加入了八国集团,成了富国圈子里的一员。
大鹅和欧洲的生意越做越大,德国工厂离不了大鹅的能源,法国的农产品也往莫斯科运。就连红场阅兵,英国士兵都曾走在那片广场上。
事情的变化出现在2014年3月18日,大鹅说克里米亚是自己的了,这地方本来是乌K兰的。
过了一个礼拜,3月24日,八国集团在荷兰海牙开了个特别会,暂停了大鹅的成员资格,后来大鹅自己退出了。
那时候大鹅跟欧洲买卖还照做,只是心里开始有了疙瘩。
到了2022年时,乌K兰那边又出了事,大家都听说了。有人调侃说,乌K兰出名的是长桌子,普大帝带着Q炮来 “拿” 东西了。
这之后,两边热热闹闹的贸易没了,到处飞的变成了炮D。
大鹅跟西方闹成这样,网上议论特别多。
社交媒体上,网友拿马克龙和普大帝那张长桌子编段子,有人P图在桌上玩冰壶,有人想象俩人隔着桌子跳双人舞,说笑背后藏着不少无奈。
法国《世界报》引用外交圈的话说,马克龙当时想过让步,说西方可以认克里米亚归大鹅,只要大鹅把部队从顿巴斯和卢甘斯克撤出来。
普大帝一口回绝了,还说要建个 “欧亚大联盟”,让欧盟国家毫无条件地归大鹅管,派总督来管,变成一个整体。欧洲的领.导人们听了都很吃惊。
普通网友对普大帝的担心更直接。
有个德国网友在论.坛上写:“要是我们默认大鹅把乌K兰吞了,明天他们会不会盯上波罗的海那几个国家?”
实际上对普大帝的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。克里米亚那事让大鹅尝到了甜头,西方的制裁不算疼,土地却实实在在拿到了,这只会让他们更大胆。
西方不愿接纳大鹅,说到底是在选两种不同的未来。
从安全上看,欧洲国家怕这事像滚雪球一样停不下来。大鹅占了克里米亚,拿到了一直想要的出海口。
这种 “得手” 的经历会让人觉得,只要实际控制了土地,西方最后总会认。按这个路子,芬兰只有 500 万人口,说不定会被敲竹杠;
德国依赖大鹅的能源,可能被拿捏;整个欧洲的安全也就没法保证了。
经济利益上的较劲也很关键。
大鹅有不少能源和矿产,欧洲有好的技术和大市场,两边好好合作,完全可以形成不依赖美国的经济圈。
2018年,大鹅有些石油公司开始用欧元结算原油;2021年,大鹅副总里甚至说要全.面用欧元结算。
这可动了美元的奶酪。有人分析过,大鹅和欧洲走太近,美国会坐不住。
更根本的是对国际规则的看法不一样。
西方觉得,大鹅吞克里米亚、打鹅乌战争,破坏了 “领土不能随便动” 这个现代国际关系的规矩。
像有人担心的,要是大国能随便吞小国,世界不就又回到了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的时代?
西方国家现在坚决不接纳大鹅,不是天生就讨厌,是一件接一件的事堆出来的结果。
从八国集团成员到被制裁,这条线很清楚:西方曾经想拉大鹅进来,是大鹅的扩张让这种接纳做不下去了。
现在的拒绝,是欧洲在保自己安全,是美国在护自己利益,也是在守 “领土不能随便占” 的国际规则。
像马克龙那次谈崩后明白的,当一个国家说自己的边界没有尽头,妥协换不来和平,只会招来更大的危险。
这种闹翻的代价不小,欧洲缺能源,大鹅经济受制裁,世界也变得更分.裂。
不过对西方来说,这是拦住 “滚雪球” 的必要付出。他们觉得,要是纵容扩张,以后的麻烦会比现在的困难可怕得多。
想弄懂西方和大鹅为啥闹到这一步,基辛格的《世界秩序》值得翻一翻。
这位活了百年的外交家,在书里讲透了各国怎么争 “规矩制定权”。
他拿欧洲和大鹅举例,说前者信 “大家商量着来”,后者认 “拳头硬的说话”,这种分歧埋了两百年。
书里没给标准答案,却能让你看清现在这场僵局到底从何而来。
这书常年霸着各国畅销书榜,翻译了几十种语言,很多国家的外交官案头都摆着一本。